不觉得这样的成功未免太过狭隘?”
那位南都的记者依然不依不饶。
“怎么说呢,这部电影的剧本是我在三年前创作的,当时我在美国,里面有很多场景,包括对成功的定义都是我那时候的想法,我可以负责任的说一句,这部电影所反应出的正是当下中国人认为成功的某一种形式!虽然会让大家觉得有点心寒,但我还是要说这句话!”
沈临想了想,‘老实’回答道。
“可是,电影是给人类造梦的!它是艺术!他不应该反映出这种意思!拉康曾经说过‘镜像阶段是指一个人在6至18个月之间…”
“我明白你的意思,拉康过!”
打断了记者的装逼行为,沈临冲着台下的学生保证道:“这部《中国合伙人》在价值观方面有点欠缺,但从电影的角度来说,绝对称得上良心制作,无论是演员的表演还是导演的用心程度!我建议大家可以到电影院看一遍。”
“至于这位记者,你不太明白市场化对于我们电影人的压力,你拍一部电影,却不想着赚钱?可能吗?”
“别跟我扯什么梦想,我说一个很现实的问题,如果这部《中国合伙人》赔本了,陈导从此绝对接不到任何大制作电影的拍摄机会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