方面的眼光还是有的,这也是飞行答应让沈临看一眼剧本的原因。
“本子不错,有借鉴《控方证人》吧。”
大概翻了翻,沈临放下了手上的剧本,抬头看了眼飞行,说道。
“额…对,确实借鉴了不少《控方证人》的叙事手段。”
飞行有点尴尬。
《控方证人》那是1958年的电影,没想到第一眼就被沈临给看出来了!
“你写这个本子的目的在哪?表现父爱?还是想揭示公众,司法,人性?对了,这里面还牵扯到了救赎。”
沈临直接开怼,指出了剧本存在的问题。
飞行内心虽然有些不屑,毕竟沈临从没执导过有深度的电影。
但表面上依旧听着沈临的讲述。
“我们这个阶段的导演功力做不到用一个相对小一点的主题,牵扯几个大主题,这样的电影除了仅存的几个大导演或许能自圆其说,我们肯定是不行的!”
沈临说的很诚恳,甚至拿自己举例。
“比如说我,前段时间写了个剧本叫《国际市场》,我创作它的目的很简单,想通过一个平凡人的经历书写那一段历史,写的不错,很有《阿甘正传》的味道,可我拍不出来!”
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