宫庙称“观”而不称“寺”或者“庙”,与道教夜观天象的传统,有最为直接的关联。
道教之所以这样,主要原因是受先秦道家遗风之影响,对天体极为崇拜与敬畏。
同时,道教从道家“天人合一”、“身国同治”的思维模式出发,认为了解天象有助于求道证道,得道成仙。
所以称为”观“,取观星望月之意,所以常建于山顶。
总之,道家出于对科学的探索,与星占的宗教政治诉求,和延年益寿需要,仰观天文、俯察地理,从而形成了夜观星象的传统。
道观的建筑原则与平面布局也都同于宫殿建筑,只是规模较小,并且在装饰及室内摆设上带有各自的宗教色彩。
观内建有对称的钟楼和鼓楼。
道观是道士修炼的地方,在什么地方修建道观和修道是紧密相连的。
道教的基本信仰是“道”,认为“道”是“虚无之乐,造化之根,神明之本,天地之元”,宇宙、阴阳、万物都是由它化成的。
道教信仰中与“道”并提的是“德”。
道教经书中解释为:“道之在我者就是德。”
《自然经》中说:“德言得者,谓于道果。”
所以道教规定信徒要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