喜欢孩子,从我上学时就主动承担敲铃的任务。
老大爷不计报酬、不计辛劳,几年如一日为孩子们敲铃,只是希望能看到这些孩子在课间几分钟欢欢闹闹的情形。
下课了,孩子们欢叫着从教室里冲出来奔到场上。男孩子蹲在地上打弹子,女孩子则邀起三五好友,扯起一条老长的橡皮筋玩游戏。原本冷冷清清的学校,突然一下子从原始社会步入现代社会,男孩们追追打打,女孩们跳绳的跳绳、踢毽子的踢毽子,好不热闹。
上回去思雅家的时候,她特意带我去看了她幼时上过的小学。别的我不想说,但有一点很让我失望,城市里的学校一个个建得比大厦还高,场比鸡窝还小。
学生们下课时间只能待在走廊上晒晒太阳。想活动?常常是几百双眼睛盯着几个人看。在场上玩耍的人自然不好意思,于是害羞得躲进教室。
孩子们天生的玩兴被压抑在小小的一间教室里,教室再怎么窗明几净又有何用?孩子们的心灵被锁在建筑物里,不能回归大自然。难怪老从报纸上看到许多学生自杀的新闻,而且这些人大多是城市学生。
远远我就看到一个漂亮小姑娘跟一群小丫头踢毽子,小姑娘打扮得干干净净、漂漂亮亮的,不是小晴又是谁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