了侧面了解学生的个性与艺术
感染力,因此也无从复习,只能靠平常的积累与沉淀。
事实正是如此。坐成一排的老师们先问了个人经历,接着庆娣的导师问她对
于闻山的印象,然后问她喜欢闻山吗?
其中几个老师庆娣以往借
蹭课的机会曾有浅层的接触,所以这一刻也并不觉
得如何紧张。
她诚实地答说:“不喜欢。但是故乡是所有人不能割舍的一部分,是生命的
基石。对我来说,没有之前闻山困顿的精神生活,离开后就不可能感受到那种挣
脱的喜悦。”
“如果拿文学作品比喻你的故乡,你的选择是什么?”旁边另有一个老师问
。
庆娣仔细想了想,“我会拿苏联文学作品比喻。凛冬的夜晚,站在静静的黄
河支流边,感受千百年来那片土地上的人们遭受的所有不可逆的苦厄,和因此而
淬炼的冷峻深沉的性格。”
问答继而转向轻松的话题,结束后庆娣长吁一口气,翻出手机一看,未接来
电不少。
她先打了个电话给妹妹。
小爱比她还要紧张,不迭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