,这样的高成本战争,不是日国所能承受的。
山本一木则执相反观点,他认为日本资源贫乏是客观事实,要不是因为这个原因,日国就没有必要进行这场侵华战争了。
但现在情况不同了,从1931年的满洲事变起,华夏东北三省已成为日国的资源供给及军火生产的主要基地。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后,华夏大部分国土及资源已落入日国之手。
如此广大的占领区,如此丰富的资源及廉价劳动力,足够日国调整军火生产,拿出更好的武器装备部队。
山本一木永远也忘不了1939年,他亲身参加的在中蒙边界地区爆发的诺门坎战役,那是一场以钢铁、大工业生产和意志、血肉之躯的较量。
当时的苏军远东第一集团军司令朱可夫将军,集中了四个坦克旅,三百架飞机和二百五十门大炮,骄横的日国陆军算是体会到什么叫现代化战争。
天上机群呼啸,地上大炮怒吼,航空炸弹和大口径炮弹把日军阵地炸成一片火海,火力打击的密集度是日人前所未见的。
在无遮无拦的大戈壁深处,在十几公里的宽正面上,飞扬的尘土席卷大地,上千辆t34型苏联坦克铺天盖地而来,坦克的履带毫不留情地碾碎了日本士兵的精神和